本期封面故事
【專輯】身體、圖像、展演性
【思潮】真實圖像與虛假身體:對人類未來的誤解建築企業跨足藝術的幾個案例
編輯的話
在這次林平的策展學專欄精彩的〈策展人籌募資源的能力,一直是業界的神話∕詛咒。〉一文裡,她為我們點出了一個今天在全球當代藝術皆以展覽作為主要運作機制之下的重要問題,亦即策展人做展覽這件事是多麼需要會找錢、找贊助資源的本領,才能負擔燒錢如流水的策展工作。如同林平所觀察到的,台灣藝術圈極度仰賴政府資源與缺乏健全的第三部門運作環境,因此策展人為展覽找資源絕對是一個挑戰難度頗高的工作。從這個問題引發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那麼到底我們可以如何找錢找資源?林平也點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策展的資源募集概念多半是與「價值的交換」有關,而非乞求資源……當代社會卻形成了可以用創造性方案去讓有形或無形的殊異價值進行交換的自由市場:我有某些我認為你可能需要的東西,透過溝通和協商,去從你那裡取得我所需要的東西。把這段話再擷取一下重點,那就是:藝術圈在募集資源所可以採取的策略應當是利人才能利己的原則。
從這個角度出發,本期特別企畫〈藝術圈的未來可以外跨嗎?從幾個建築企業支持藝文的案例談起〉,便呼應了林平所提出的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這個單元裡,我們整理了幾個近年來陸續響應從忠泰建設發起的建築業跨足藝術活動風潮的建築企業,包括立偕、將捷、勤美及順天建設,他們在藝術活動這一塊所做的努力,以及與之接觸或熟稔此方面事務的藝術圈人士,來談談這股趨勢所可能帶給藝術圈、甚至更大的藝文整體環境的影響為何。從這樣的整理中,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儘管在商言商,但與商合作並不意味著必然就會降低藝術創造的獨立與自主性和最後呈現的結果;相反地,藝術圈反而能憑藉自身的藝術專業,透過溝通協商,給予對方充分的關於藝術專業的資訊加以判斷,同時也可能因此獲得展覽所需的資源。在大家眼睛仍普遍一片向內,望著即便分到也多半只是餅乾屑般的官方補助時,能否放下某些身段,走出圈外尋求合作或協助,可能才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地方。
相較於這個展覽端的外部問題,我們也在「身體、圖像、展演性」專輯中拋出了一個關於創作端(無論對藝術家或策展人、藝評而言都是)的藝術內部問題,亦即圖像與身體這兩個在由過去歷史中與「人類」意義捆綁的指涉,到了當今的資訊社會時代,社交型的溝通媒介取代了藝術古典的視覺再現媒介的功能,究竟有何種變化與發展契機;換句話說,我們習以為常對「身體」意義的理解到了今日,或許已經可以從資訊社會中的「圖像」的角度打開更寬廣的想像。對於這個當代藝術中始終關注的課題,接下來我們也將會有延伸的討論。
如同我們一直在雜誌中所呈現的,藝術(專業)方面的內部討論與外部問題的討論,兩者並不衝突,我們在思考深入的藝術專業問題之際,也必須察覺並觀察外部大環境的風向何在,以便能順勢相互配合運作。最後總結我想仍是那句老話,利人才能利己。
吳嘉瑄
目錄
[編輯手記 ]藝術(專業)與商業並不衝突
[關於策展學的二三事]策展人籌募資源的能力,一直是業界的神話∕詛咒
[藝外萬花筒] 藝外萬花筒
[焦點展覽]
渾然大器?藝境自成 耿畫廊推出趙無極紀念展
時代的容顏 尊彩藝術中心推出台灣前輩藝術家作品展
靜候西方與國家的到來 蘇育賢「花山牆」個展中的政治性問題
[專 輯]
身體、圖像、展演性 Performing Image of the Body
圖像與身體的指涉性問題,兼論幾種展演性的類型
從超越性身體到媒介化身體 關於貝爾亭(Hans Belting)的「身體-圖像」論延伸
[藝 外 評 論]
從日常書寫到宇宙感:林書楷的島嶼、城市和神祇
關係者的創造與剩餘:簡評「三角邊人」四人聯展
[藝 外 思 潮]
真實圖像與虛假身體——對人類未來的誤解
[封面故事]從城市轉入自然的逸離路徑 周成樑的城市寫生
[特別企畫]藝術,建設
[市場觀察]充滿變動的北京畫廊生態 事業興旺,在生產中調整
[拍賣場上]
中國嘉德、北京華辰、北京永樂2013春拍結果
景薰樓2013春拍「20世紀華人現當代藝術油畫雕塑」
金仕發、中誠國際拍前報導
上海嘉泰2013春拍「海上油畫專場」不在量多,但求質精
原鄉的悸動——羅中立藝術專場 上海泓盛2013春拍
[藝博會上]
你期待看見什麼樣的當代?201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藝術北京 應成為更專業的畫廊平台
[新空間新氣象]麗品藝術
[展覽前線]
藝術就是要讓作品有意思,否則就不叫藝術!
神遊洪荒?雄渾造境 蘇笑柏藝術展「大境」於國美館登場
心境凝凍的時刻 葉子奇「對話?獨白」個展
許雨仁 書寫心中的倒影
山海線上 暢遊台灣藝術縱貫線
米開朗基羅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北師美術館開館大展
互為內外空間與造型 記王德瑜個展「No. 72」
雕塑靈魂的雙手:莎賓娜?費洛奇
[放 映 室]放映室
[趴 趴 GO]趴趴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