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因為一心想知道故事結局,結果昨夜竟一口氣看到清晨看完,
心臟蹦蹦跳地發高熱入睡。」──朱天文
  

愛上她,崇拜她,然後畏懼她。
她是瑟琳娜。

從上流社會進入荒原,開拓自己的領土,男人的權力核心、致命的幽黯密林,對她而言,都是能夠馴服的目標──因為她的聰慧、冷血,以及深謀遠慮的無盡野心。

 

★ 2009年筆會/福克納獎決選入圍作
★ 《出版者周刊》2008年文學/小說類年度好書
★ 《紐約時報》書評主筆2008年度最愛十大好書
★ 亞馬遜網路書店2008年度百大好書第7名

「改編成電影後,扮演瑟琳娜的勇敢女演員,將篤定可以獲得奧斯卡提名。」

奧斯卡影后珍妮佛勞倫斯(飢餓遊戲、派特的幸福劇本)、布萊德利庫柏(派特的幸福劇本、醉後大丈夫)主演,同名電影即將上映

  野心勃勃的木材大亨潘柏頓帶著新婚妻子瑟琳娜,來到北卡羅萊納山間的伐木營地,攜手擘畫事業藍圖。美麗的瑟琳娜不但比丈夫更有企圖心,也更有不同凡響的視野。瑟琳娜負責木材公司的實際營運,率領工人進行伐木作業,訓練獵鷹撲殺危及人員安全的凶猛毒蛇,甚至在一次打獵活動中擊斃攻擊潘柏頓的壯碩灰熊。而在拓展自己心目中的遠大王國時,瑟琳娜決心鏟除所有不利因素,透過行賄、威脅,或是謀殺……

作者簡介

朗恩.瑞許(Ron Rash)

  1953年生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切斯特,畢業於Gardner–Webb大學。著名詩人、小說家,曾獲歐康納短篇小說獎(Frank O’Connor Award)、歐亨利文學獎(O. Henry Prize)等,現任教於西卡羅萊納大學,擔任阿帕拉契山文化研究的派瑞斯講座特別教授。

譯者簡介

尤傳莉

  生於台中,東吳大學經濟系畢業。著有《台灣當代美術大系:政治、權力》,譯有《達文西密碼》、《天使與魔鬼》、《雨的祈禱》、《伺機下手的賊》、《親愛的臥底經濟學家》、《依然美麗》、《骸骨花園》等小說與非小說多種。

名人推薦

  朱天文、詹宏志、郭強生、甘耀明、譚光磊

  「《惡女心計》結合詭譎氣氛、驚悚節奏、嚴謹的歷史考據和如詩優美的文字,是瑞許至今最撼動人心的代表作。」──版權經紀人譚光磊

  .故事的開場令人難忘……最後一百頁驚悚無比──《科克斯評論》

  .這部劇涵蓋一切︰性、謊言、欺瞞、背叛、謀殺。……最後的高潮結局具體呈現了另一句諺語︰復仇這道菜,冷掉再吃的滋味最美妙。──《美國今日報》

  .瑞許的小說是個結構緊密的故事,述說關於工業發展、貪婪,與背叛……其中的邪惡角色瑟琳娜,對於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一種「毫不動搖的確信」,推動著這個節奏巧妙的故事──《紐約客》(The New Yorker)

   「扮演瑟琳娜的勇敢女演員,將篤定可以獲得奧斯卡提名。」Pat Conroy

   「故事的開場令人難忘……最後一百頁驚悚無比……」《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冷酷、無情、戲劇化,從開場第一段就扣人心弦,令人難忘……兼有神話、詩歌、民間傳說的特色。」Janet Maslin,《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在一個文學小說太過於注重精巧、因而往往缺乏生氣的時代,很難得見到如此具有單純風味和敘事魅力的小說。」Salon網路雜誌

   「兼有緊湊情節與優美文字的罕見佳作,懸疑而深刻。」北卡羅萊納《獨立週刊》(Independent Weekly)

   「瑞許是最頂尖的說故事好手,《瑟琳娜》從第一句到最後一頁都確定了這點。」傑佛瑞.蘭特(Jeffrey Lent),暢銷書In the Fall作者

   「一個暴烈又美麗的複雜故事,而其核心就是權力、愛,以及背叛。」《威斯康辛州日報》(Wisconsin State Journal)

   「這本有如大雷雨般強大又勢不可擋的長篇,不但是去年的最佳小說,也是描繪愛情走樣的最新經典之作。」安娜.昆德蘭(Anna Quindlen),The Daily Beast網站

   「完全是一部大師傑作──神祕、驚悚,又美麗。」Lee Smith

   「性、謊言、欺瞞、背叛、謀殺。最後的高潮結局具體呈現了另一句諺語︰復仇這道菜,冷掉再吃的滋味最美妙。」《美國今日報》(USA Today)

   「這部黑暗寓言融合了美國南方玄怪小說的主題,以及莎士比亞的《馬克白》……文筆活潑而優美。就像早期的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他創造出鮮活的怪誕角色。他所描繪淒慘的伐木營,令人想到威廉.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最講究文字的作品……《惡女心計》可以取悅那些兼重故事情節與文字優美的讀者。」《克里夫蘭據實報》(Cleveland Plain Dealer)

   「關於工業發展、貪婪,與背叛……荒蕪的大地景觀,以及居住於此的強悍角色,令人同時想起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和戈馬克.麥卡錫,而其中的邪惡角色瑟琳娜,對於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一種『毫不動搖的確信』,推動著這個節奏巧妙的故事。」《紐約客》(The New Yorker)

   「今年最切合時代也最危險的小說……瑞許依循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及其經典《預知死亡紀事》的傳統,編織出一部複雜而魅力十足的圖像。《惡女心計》鋪陳有如一則構思出色的警世寓言,反省人類追求利潤而不計任何代價的靈魂黑暗角落。」《賀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

   「一部譴責伐木業及其持續性毀壞的大師傑作。這本書描繪人類做得出什麼樣的事,從頭到尾令人心碎……佈局豐富、引人入勝,不時還有如惡夢一般。細膩建構的張力十足,因而偶爾你只希望這個逼近的龐然怪物趕緊結束。但一旦你進入這個世界,你就得耐心等待事件逐一發生,等待一棵棵樹倒下,等待一個個生命失去,一切都源於貪婪。」《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有預言能力的盲眼老太婆、宣揚末日即將來臨的瘋狂傳道人,甚至不祥的月食……讀者彷彿進入催眠狀態,無法釋手。無辜的人陷入險境,大災難彷彿順流而下的數百萬材積原木,無法阻擋。最後一章是我今年讀到過最完美無瑕又扣人心弦的作品,令人毛骨悚然又震撼,讓你只聽得到風呼嘯著吹過殘幹之間的聲音。」《華盛頓郵報》書之世界(The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瑟琳娜.潘柏頓對權力與財富的貪得無厭,讓瑞許有廣大的空間,探索愛、慾望、貪婪、忠誠,與背叛。他帶領我們踏上這場充滿興味的旅程。」Paste數位雜誌(月刊)

   「一位了不起的、殘酷的作家。」Richard Price,暢銷書Lush Life作者

   「一本了不起的書……完美而精緻。」Jay Parini,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在《惡女心計》中,作者朗恩.瑞許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反派女性──冷靜又無情……非常出色的虛構人物。」《亞特蘭大憲政報》(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

   「從走下火車的那一刻起,瑟琳娜.潘柏頓便在朗恩.瑞許這部野心十足的質樸故事中,掌握了中央舞台的位置。視野博大,殘酷驚心,《惡女心計》以瀕臨消失的阿帕拉契山區為背景,堅定無畏地描繪出受摧殘的靈魂如何在其中生存。」大衛.羅布列斯基(David Wroblewski),暢銷書《索特爾家的狗》作者

   「一部有關貪婪、嗜血、復仇的迷人史詩……」BookPage網路雜誌

   「描寫人類靈魂最黑暗的角落,表現得無畏而精彩,《惡女心計》是一本好看到爆的書,會讓你拖到太晚了還不去睡,而且看過後許久,仍在你的夢中縈繞不去。」葛拉絲(Julia Glass),國家書卷獎得主,《三個六月天》(Three Junes)作者

   「完美地重現了一個時代和一群人,環境保護史上黑暗的一章︰如果《惡女心計》不能為朗恩.瑞許贏得全國文學組織(以及電影組織)遲來的關注,我無法想像他們還在等什麼。」Arthur Phillips,Prague作者

   「隨著故事的張力累積,暴力程度也逐步升級……儘管瑞許描繪的瑟琳娜──一位穿著馬靴的冰霜女王──近乎神話,但他筆下的伐木工人卻是人類,為了微薄的薪資而艱苦工作,往往要付出生命或殘廢的代價。故事的最後是令人心跳加速的結局,驚悚味十足。」《時人》週刊(People)

   「恰到好處的用字遣詞,描繪精準的細節,再加上象徵的微妙運用,讓讀者讀完最後一頁之後,仍久久無法忘懷。」《夏洛特觀察家報》(The Charlotte Observer)

   《惡女心計》的主題包括貪婪、不加節制的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毀壞,都再切合時潮不過了。」《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文章標籤

故事行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輯手札

每一種語言,都透露出某個族群面對世界的方式;簡單的,或複雜的。《別睡,這裡有蛇!》

文/DL2011年09月15日

[b]今日世界上約有六千五百種語言,其中大半在接下來的五十到一百年間會面臨絕跡的威脅。這是社會、文化與科學上的災難,因為語言呈現出群體獨特的知識、歷史與世界觀;而且每種語言都是人類溝通能力的獨特變奏。─摘自『漢斯.勞辛瀕危語言計畫網站』[/b] 一種語言的存在或消失很重要嗎?對語言學家以(more)

 

 

內容簡介

 

  ★2009年亞馬遜編輯年度選書
  ★亞馬遜讀者四星半高評價

  「皮拉哈人讓我了解到,即便沒有天堂的慰藉與地獄的恐懼,也能有尊嚴並心滿意足地面對生命,帶著微笑航向生命的混沌深淵。」

  一種語言代表一種世界觀,一種瀕絕語言則代表一種瀕絕的世界觀

  而這套瀕絕的世界觀,為何能讓他背棄信仰,從傳教士變成無神論者?

  先有語言還是先有思想?人類能在沒有語言的情況下思考嗎?

  這是科學家長期以來亟欲探究的問題,而一個孤絕的人類部落,或許可以給我們答案……

  但是丹尼爾.艾弗列特偕同妻小住進亞馬遜叢林,還有另一個理由:他要帶著皮拉哈人一起上天堂!然而經歷大半生,他最後卻孑然一身地離開,不但與妻子離異,更成了無神論的語言學家。

  他拋棄原本舒適的生活,忍受身體不適、文化差異,與瘧疾、孤獨、語言障礙共處,在原始部落中陸續生活三十年,以肉體最近身的搏鬥,追尋語言和思想起源這個最形而上的探問。

  他付出昂貴的代價,為我們換來這一篇篇精采、深情、趣味、令人深思的叢林故事。他揭露一套前所未見的語言系統及宇宙觀,在學術象牙塔中激起一場意義深遠的爭辯,並對自我進行最沉痛的探索與重生。

  一段關於知識、叢林、家庭、信仰的冒險之旅。

  他以自己留不住的東西,換得不會失去的東西。

關於皮拉哈族……

.皮拉哈語裡只有3個母音與8個子音
  但每個皮拉哈語的動詞,卻至少有6萬5千種可能形式

.皮拉哈人會不時更換名字
  理由通常是他們在叢林與相遇神靈交換了名字

.皮拉哈人不會將做夢視為幻境
  清醒與沉睡時所看見的東西,皆屬真實經驗

.皮拉哈人互道晚安時會說:「別睡,這裡有蛇!
  因為叢林中危險環伺,熟睡會讓他們無從防備。他們很少一連睡上幾小時。

作者簡介

丹尼爾.艾弗列特 Daniel Everett

  曾任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語言、文學暨文化系主任,現任本特利大學瓦珊分校文理學院院長。他本是傳教士,為了「帶著皮拉哈人一起上天堂」,攜家帶眷在亞馬遜叢林裡住了三十年。他離開部落的時候放棄了基督教信仰,卻成了語言學家;與妻子離異,卻與許多皮拉哈人成為摯友。

  丹尼爾.艾弗列特是唯一一位能夠流利操持皮哈拉語的外來者,而他在這套語言系統上的發現,不但挑戰了語言學界權威喬姆斯基(Noam Chomsky)的既定主張,更向上追溯了語言和文化上的先後關係。

攝影者簡介

馬汀.薛勒 Martin Schoeller

  知名德國人像攝影家,現居紐約,拍攝對象從明星、政治家到部落叢林族人,從歐巴馬、安潔莉娜裘莉到不知名的皮拉哈人都有。

  他的拍攝特點在於一視同仁且毫不留情地捕捉臉部所有細部特徵,以同時呈現個人與群體的共相和殊相,引發觀看者留意或意外發現被攝者作為人類所凸顯 / 揭露的本質。

  曾與美國世界級人像攝影家Annie Leibovitz共事,從中習得重要拍攝技巧。

譯者簡介

黃珮玲

  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文化人類學碩士。見本書作者從語言最細緻處撼動所屬專業學科與信仰,並透過自身經歷與反省,試圖回答人何以為人的根本問題。翻譯本書因而是個除塵去蔽、明見自身的過程。

 

名人推薦

 

作家夏曼.藍波安、實踐大學應用外語學系教授黃美金推薦

 

 


文章標籤

故事行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統計學很輕鬆!
  你一定很聰明,才會念到大學。

這是一本關於基礎統計學,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如何應用統計學分析和理解資料的書。

本書理論的部分、數學證明或特定數學程式的討論很少。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初學者不需要。

這本書針對學生而寫,但非降低標準,而是資訊充分,盡可能展現基礎內容。

本書也沒有設定在接觸之前就需具備什麼知識,且進度安排和緩,讓學生可按自己的節奏安排。

本書將教你如何精準善用統計學,讓它成為你最好的工具。 本書特色:好的教材帶你上天堂,好的老師會發現這本不一樣!

也許你聽過「統計學很難學」、「學統計有什麼用」這樣的話,
這是因為一般統計學作者少了些想像力,讓人望書籍厭煩。
本書將改變這種狀況!

作者簡介

尼爾.J.薩爾金德(Neil J.Salkind)
  
  作者於堪薩斯大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系執教30年,同時兼任人類發展和家庭生活系的教授。30年來,開設的課程有發展理論、生命全程發展理論、統計學和研究方法。獲得馬里蘭大學人類發展博士學位,發表了80多篇專業文章及一些大學教材,如《兒童發展、探索性研究和人類發展理論導論》(Sage,2004)。他也是l989~2002年《兒童發展摘要和書目》的編輯。在兒童發展研究領域很活躍,在貿易領域也有頗多著述。目前住在堪薩斯州勞倫斯市,喜歡烹飪、游泳、閱讀、藏書及收藏古典沃爾夫Pl800。 

譯者簡介

鄭天澤
 
現職:
  政治大學統計系教授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統計系博士

經歷:
  台灣電力公司
  「95年度家用電器普及狀況調查計畫案」評審委員
  「96年度技術學院評鑑」會統科評鑑委員
  交通部統計處之
  「民眾對交通部施政措施滿意度調查計畫案」評審委員
  中華民國民意測驗協會理事

 

 

目錄

 

 

PART Ⅰ 耶!我喜歡統計學
  CHAPTER 1 統計學或虐待學?由你自己決定

 

PART Ⅱ 西格瑪.佛洛伊德( igma Freud)和敘述統計
  CHAPTER 2 必須完成的功課-計算和瞭解平均數
  CHAPTER 3 差異萬歲─瞭解變異性
  CHAPTER 4 一幅圖真的相當於千言萬語
  CHAPTER 5 霜淇淋和犯罪─計算相關係數
  CHAPTER 6 只是真相-瞭解信度和效度

 

PART Ⅲ 抓住獲得樂趣和利潤的機會
  CHAPTER 7 假設和你:檢定你的問題
  CHAPTER 8 你的曲線是常態的嗎?─機率和機率的重要性

 

PART Ⅳ 顯著性差異─使用推論統計
  CHAPTER 9 顯著的顯著性─對你我來說它意味著什麼

文章標籤

故事行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