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沒介紹好書了,剛趁著阿饕上心靈課程的空檔,買了一本好書,才看了幾章而已,但已認為跟目前的時事,非常能夠搭上邊了。這本書的書名是《被新聞出賣的世界》,英文名稱則很俏皮的取為 “Trust me, I’m lying”,或是『相信我,我在扯謊』。
眼尖的朋友,可能很容易的猜出,我所影射的新聞時事是啥了吧。沒錯,就是被國際媒體砲轟的『便當門』事件。這個lunch-box gate的假新聞,恐怕已經不是第一次有心人等,想利用無遠弗屆的網路,傳撥假新聞。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目的。有些人喜歡成名、有些則覬覦網路的現金流、有些甚至是政府團隊所操作的『共識產生工具』。共同點是,操控者使用不實的內容,達到指定目的。期間,社會大眾被耍的團團轉,輕則浪費社會成本,其次媒體公器的公信力蕩然無存,重則整個國家被推入戰爭泥淖。還記得一戰或是越戰是如何爆發的嗎?有興趣讀者可google一下『北部灣事件』或是美國公共資訊委員會。
不要以為這是小事,我們傳統媒體已經被李安導演給罵成『瑣碎化』,更遑論毫無把關機制的部落格與社群網站內容,此為形同入三不管地帶,誰又能監控所產出內容的品質是如何呢?
但可慶幸的是,台灣的便當門事件,因捏造者背後的勢力不大,所以很容易就能揪出來;反觀一些有企業在背後撐腰的媒體操控事件,當事人常常祭個:『再懷疑本人清白,將不排除尋求法律途徑。』
一般而言,沒有律師團撐腰的好奇民眾,都會打退堂鼓,不會繼續追查真相,還記得某麵包冠軍嗎?不知道他進了某新加坡知名大學EMBA沒?但我知道,他的電影就要上映了,搞不好會在下個月的時候,突然發表進入EMBA的喜訊也說不定。
在《被新聞出賣的世界》一書中作者指出,現代的媒體產業,許多主流媒體每日晨間在搜尋體裁時,大部分是在網路上尋找各大部落客、youtube、臉書、以及推特等既有的資訊;而根據作者親自的經歷,這些資訊,多半是為了促銷某產品,或是調配某特定目的的假新聞。
然後,整個新聞食物鏈開始成型;先是零星的網路寫手編造事件,然後轉換成中型部落客網站如Gawker、Buzzfeed、Huffington Post等的推薦;然後再漂流到主流媒體如CNN或福斯電台。台灣應該也差不多,許多零星臉書寫手如董小姐或是鄭記者杜撰新聞事件;然後再流到如PTT八卦版、比利潘台派網站、新頭殼、或是Nownews等中型部落客集散地,最後偷懶的主流媒體再納入播報內容中。
作者指出之所以這條產業鍊會被調配出,是因為這是最省錢,又有票房保證的新聞生產模式;一來,自從紙本媒體沒落後,報社大量裁員,很多主流媒體已沒有過往訓練有素,又龐大的記者群『跑新聞』;也沒有編輯群把關。
二來,這些創造出的新聞,多半已有不少的點閱率,也就是曝光度;主流媒體認為這些新聞比較能夠得到較佳的『曝光率』。但這些新聞的可信度,多半沒有專業媒體人的查證,錯誤的可能性不低。作者指出,主流媒體約有85%的新聞是來自這些網路訊息。
當然,我們很容易的會將矛頭指向媒體的墮落與弱智。但我必須說,這也是民眾觀看新聞時,不花腦袋思考所助長的。閱聽者偏好撒狗血的內容,台灣媒體各個『蘋果化』不是沒有原因的。台灣多家報社已經越來越小報化,連之前文人辦報的《中國時報》,也已經幾乎與《蘋果日報》難分秋色。這種『裸體加屍體』的屬性,還不是對觀眾投其所好?所以最後講來,閱聽人的低能判斷力還是重點。
另外,一位網友也提醒大師,便當門事件,是否還有另一層的操控在其中?他指出,為何3位編寫便當文的寫手,內容那樣的酷似;且突然間,行政院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正擬修正著作權法,也就是台版的SOPA或是CISPA?一旦這個法案通過,我們的言論自由將大大受限。巧合嗎?也未必。在這個時代,所有的新聞,都已經不是新聞了,因為我們已踏入了『偽新聞年代』
留言列表